礦業(yè)權評估
礦業(yè)權是指礦產資源使用權,包括探礦權和采礦權。
采礦權評估方法主要有成本法、市場法、收益法,其中收益法評估案例占大多數,收益法又可衍生多種方法,主要有折現現金流量法模型與收益權益法。
折現現金流量法是指預測未來現金流量和風險,在了解這兩個要素的基礎上,選擇適宜的折現率,將未來的現金流量折現。應用此方法要注意以下兩點:(1)對礦山存續(xù)期各年度的現金流量進行預測;(2)適宜的折現率。未來現金流量風險的大小是決定折現率的重要因素,這兩者成正比關系,風險越大,折現率越大,風險越小,折現率越小。
折現現金流量法的優(yōu)勢主要有:(1)折現現金流量法基于資產本身,較少的考慮市場,較為直觀。(2)折現現金流量法是為礦山經營業(yè)務服務,忠于礦山內在特征。(3)流量折現法是從資產所能產生的現金流量出發(fā)來判斷資產的價值,較為符合人們的直觀感受。
收益權益法又稱收益還原法、收益現值法,是指將被評估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折算成現值,以此來評估被評估資產的價值的一種價值評估方法。對于資產的投資者來說,投資某項資產的成本,不應高于該資產或具有類似風險的相似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的現值,這也是投資者用來評價某資產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一項重要指標。收益權益法最為核心的就是資本化率,資本化率是指將資本投入到不動產所帶來的收益率,資本化率的確定對于礦山運用資本收益途徑評估方法來評估礦權價值是其成敗的關鍵。收益權益法常常是以某一年度的預測收益為基礎進行的價值估算,即通常是將預測收益與一個合適的比率相除或是與一個合適的乘數相乘。資本收益途徑評估方法運用時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程序:
(1)取得被評估礦山的財務歷史數據,然后將這些數據進行整理與剖析,對一些非經營性資產、溢余資產進行調整,得到較為準確、全面的數據。
(2)將用于資本化的收益進行計算。
(3)確定資本化率。資本化率的確定對礦山進行價值評估的成敗起著關鍵作用,確定資本化率的辦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市場提取法,該方法是通過收集市場上相似礦山的資本化率,然后確定自己所要采取的數據;二是無風險利率加風險調整法。
(4)將收益資本化以計算待估價值。
(5)將非經營性資產、溢余資產進行調整,最終確定被評估礦山的價值。